了解斐濟---文化、自然環境攻略
作者:海洋國旅瀏覽次數:
斐濟文化
雖然纏腰帶、草裙、食人習俗、原始信仰和傳統運動已經讓位于蘇祿裙(sulu)、西方服裝、基督教和英式橄欖球,但斐濟文化依然存在,而且發展良好。傳統核心價值觀一如既往充滿活力,尊重、公共生活、按性別進行社會角色分工和世襲頭銜等核心觀念依舊支撐著斐濟本土人的文化和包括木雕和編制在內的傳統藝術。園藝和漁業繼續為斐濟人提供餐桌(或者露兜樹編織席)上的食物。
斐濟本土人
在斐濟的大部分地方,你都會聽到一句愉快的問候“bula”(歡呼!你好!歡迎!字面意思是“生活”),再加上一個露齒微笑。斐濟人以親切和開放的態度歡迎kaivalagi(外國人,字面意思是“遠方來人”),有時候簡直就是極其熱情。因此,斐濟人獲得了世界上“最友好國民”之稱,這個稱號斐濟人當之無愧。
在斐濟,面對面的沖突非常少見,一般也不過皺皺眉頭。村莊生活要遵循復雜的禮節規矩,土地(vanua)則歸集體共同所有,人們倍加珍惜,因此,極少會有土地被出售。
與其他美拉尼西亞社會不同,斐濟的酋長并非選賢舉能,而是世襲傳位(不過頭銜可以傳給同族,未必一定要傳給酋長本人的兒女)。這在波利尼西亞社會的鄰近地區很普遍,由此也說明作為“太平洋十字路口”的斐濟深受周邊地區的影響,尤其是湯加(Tongan)和羅圖馬(Rotuman)。
藝術
在很多村莊和主要旅游景點,傳統藝術及工藝品,諸如舞蹈、音樂、木雕和編織,依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這些傳統藝術激發出了許多斐濟當代藝術場所,這些藝術場所規模雖小,卻以蘇瓦為中心蓬勃發展。
位于蘇瓦的南太平洋大學(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的大洋洲藝術文化中心(Oceania Centre for Arts & Culture)為藝術家、音樂家和舞蹈家提供了工作空間。斐濟藝術俱樂部(Fiji Arts Club)通常于8月或9月在蘇瓦舉辦一年一度的展覽。蘇瓦也是斐濟的文學中心,這里會不定期主辦太平洋寫作論壇(Pacific Writing Forum)成員讀書會,還有斐濟劇作家和詩人的作品表演。
陶器
陶器被認為最初是由拉皮塔(Lapita)人在3000多年前帶到斐濟的,而一些現代陶工依舊在使用傳統技藝制陶。他們在坯內襯以石砧,同時用不同形狀和尺寸的木板擊打外部以塑造出陶器的外形。也有人使用盤筑和泥板拼合等技藝。等泥坯干透之后,就會送去戶外燃燒的椰殼中以明火燒制,通常還會用dakua樹的樹脂漆進行密封。
木雕
傳統木雕藝術得以傳承,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旅游業。粗棍棒、長矛和食人叉子在旅游市場上頗有銷路。Tanoa(喝水的碗)和bilo(椰子殼卡瓦杯)仍是斐濟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Tanoa形似海龜,被認為其源于海龜形狀的ibuburau,是維提島本土人的yaqona(用卡瓦根制成的飲料)儀式上使用的容器。
樹皮布
Masi(又被稱作malo或tapa)是赫色和黑色印花設計的樹皮布。在維提島文化中,樹皮布被賦予了身份地位的象征,并且與慶典和宗教儀式緊密相關。它成為男人在成人禮和改名儀式上使用的纏腰帶,在舞蹈、慶典和戰爭中也被用作裝飾品。樹皮布還是一種重要的交換物品,用在相關部落的結盟儀式上。酋長裹著巨大蓬松的樹皮布,之后將其贈送給結盟部落的成員們。
雖然樹皮布是由男人穿著,但一直都是由女人來制作。以構樹(paper mulberry)的白色樹皮內部為原料,將其浸泡在水中并刮洗干凈,然后連續擊打幾小時,使其黏結成高品質甚至有紋理的片狀。復雜精細的印花設計是手工制作或者用模板添加上去的,花紋通常具有象征意義。根據傳統,赭色原料取自桐樹(candlenut)和紅樹林的樹皮,粉褐色則來自紅黏土,而黑色則來自dakua樹脂和桐樹焚燒后的煙灰。
如今已經很難看到樹皮布的制作過程了,不過還是能看到用樹皮布做成的明信片、壁掛和其他裝飾物成品。布料設計師們也已開始將傳統樹皮布圖案用于其紡織品上。
編織籃子和席子
大多數斐濟本土家庭都用voivoi(露兜樹葉子)編織籃子、地毯和品質優良的席子。按照傳統,村莊里的女孩要學習編織,很多人如今依舊如此。露兜樹葉子被砍下來,放在戶外進行加工,去除邊上的毛刺之后,蒸煮并曬干。要是想編織出有深淺對比的圖案,需要用傳統方法來染黑葉子,需要將葉子埋在泥中幾天,然后再次蒸煮。曬干葉子之后再用貝殼對其進行刮擦,使其變柔韌,然后將它們分成1-2厘米寬的長條進行編織。傳統的席子邊緣用鸚鵡羽毛進行裝飾,而今則使用色彩艷麗的羊毛作為替代。
音樂和舞蹈
斐濟樂壇非常活躍,深受雷鬼(reggae)、嘻哈(hip hop)和搖滾音樂的影響。受歡迎的老歌手有Seru Serevi、Lia Osborne和Daniel Rae Costello,熱門樂隊則有Delai Sea和Voqa ni Delai Dokidoki。黑玫瑰(Black Rose)是斐濟最成功的搖滾樂隊。對大多數斐濟音樂家來說,成功就意味著遷居海外,比如搬到奧克蘭(Auckland)的說唱歌手D Kamali和搬到夏威夷的演員Fiji。
米克舞(Meke)
大多數游客第一次接觸斐濟舞蹈米克舞,都是度假村和酒店致以歡迎時表演的,這是一種重現古代傳說的表演。傳統的米克舞伴有吟誦合唱或“靈魂附體的預言”,由拍手、跺腳、擊打竹杖以及敲擊裂縫鼓來形成節奏。整個社區的人都會參與跳米克舞。發生戰爭時,男人們跳死亡之舞(cibi),而女人則跳dele或wate,這是用性羞辱敵人尸體和俘虜的舞蹈。
表演者通常在月光或火把的火光下跳舞,他們穿上特定的演出裝,身體涂滿油,臉上抹著顏料,頭發上裝飾著梳子和鮮花。
渡火(Vilavilairevo)
雖然渡火聞名斐濟,而且在珊瑚海岸的很多度假村中都有表演,但這種舞蹈最初僅由維提島南海岸不遠處的本加(Beqa)島上的Sawau部落表演。按照傳統,在儀式之前,人們需要遵守嚴格的行為禁忌,相信如此便可以保護自己不被燒傷。
建筑
從殖民地時期起,一些社區就逐漸發展壯大成為規模頗大的小城鎮。如今,這些城市中心受到現代建筑的影響更大,而相對而言,農村的村莊在某些方面還依然保持著傳統的建筑風格。
傳統風格
斐濟村民過去居住的茅草屋被稱作bure(草屋)。過去,這些房子內部昏暗且煙霧嗆人,沒有窗戶,通常只有一扇低矮的門,還有用于做飯的爐坑。泥土地面上鋪著青草或蕨葉,然后是編織精美的露兜樹葉席子或粗糙的椰樹葉墊。睡覺的隔間位于房子一端,隔以樹皮布簾,內有木制頭枕。
傳統草屋的平面圖通常是長方形,內有木柱作為支柱,用椰子纖維繩捆扎成斜脊或山形屋頂結構。墻面用茅草、編織椰樹葉或竹條覆蓋,屋頂蓋著青草或椰樹葉。多數村莊還有一些傳統風格的草屋,不過隨著鄉村生活的改變和天然材料的稀缺,大多數斐濟人發現用混凝土磚、瓦楞鐵甚至軋平的油桶蓋房7更為簡單且便宜。
殖民地風格
歷史名城列霧卡曾是斐濟首都,已被提名世界遺產名錄。這里的很多建筑可追溯至19世紀其全盛時期,特別是完好無損的主街,令人驚嘆。
而蘇瓦的很多宏偉的殖民地時期建筑則體現了英國對這里的影響,如政府大樓(Government House)、蘇瓦城市圖書館(Suva City Library)和Grand Pactific Hotel。
運動
自從斐濟和英國士兵在1884年舉行了第一場比賽之后,英式橄欖球就成為不斷將斐濟推上世界舞臺的一種運動,幾乎成為斐濟本土人的信仰。斐濟球員在國際上備受青睞,經常與歐洲國家、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簽約,不能代表斐濟參賽。盡管如此,斐濟依然將太平洋三國(Pacific Tri-Nations)比賽的大部分冠軍收人囊中,對世界上任何國家的球隊來說都是個不好對付的對手。
橄欖球賽季是4月至9月,維提島的每座村莊幾乎都有自己的橄欖球場。即便你不是球迷,當地周五下午或周六上午的比賽也值得去看,哪怕只是去看看激動的觀賽人群。
足球是印度-斐濟社區最熱衷的運動,在斐濟本土人當中也逐漸普及。
無板籃球(netball)之于斐濟婦女就像橄欖球之于男人一樣。斐濟隊始終是全世界排名前10的球隊。每到周末,群島各處都有無板籃球比賽。
教會
自19世紀30年代基督教傳至斐濟以來,它一直是文化和政治生活的重要部分。盡管斐濟本土人依然保存著自己的傳統文化,但諸如食人習俗和祖先崇拜,在很久之前就已經被基督教價值觀厘清了。
如今,53%斐濟人是基督教徒,其中大部分(約34%)是衛理公會派教徒,教會在國內事務中依然擁有強大勢力。而7%左右的人是天主教徒,福音派基督教堂日益受歡迎。
在斐濟,宗教和政治之間的關系密切,尋求教會認可經常是統治集團試圖使自己合法化的一種途徑,尤其是在政變之后。但如今對于政教分離的呼聲越來越高,而當前,姆拜尼馬拉馬海軍準將和強勢的衛理公會教派之間的分歧很可能有助于這次深刻變革的實現。
周日是禮拜日,也是與家人一起度過的休息日。多數商家這一天停業,街道上冷冷清清。如果你覺得無所事事,可以考慮參加周日禮拜,那是種很棒的體驗。斐濟人喜歡唱歌,熱衷于積極參加唱詩班。現在,很多度假村還將參加禮拜加人文化之旅中。
斐濟自然環境
斐濟國土面積達130萬平方公里,幅員遼闊,不過只有18,300平方公里是陸地,占總面積不足1.5%。在斐濟,全球變暖的顯著后果就是珊瑚的白化。海水溫度升高給珊瑚的共生藻造成生理壓力,這些共生藻為珊瑚提供色彩和營養。 2001年和2002年,斐濟的珊瑚礁大量白化,65%的珊瑚礁受到影響,15%死去。
陸地和海洋
斐濟四面環海,在其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里,南太平洋的遼闊海域既保護了斐濟人,又隔離了他們。在斐濟廣闊的領海中,以維提島為中心,環繞分布著332座島嶼,其中110座長期有人居住。
斐濟群島在一系列復雜的地質活動之中形成,不過其首要成因要屬該地區1.5億年前開始的火山活動。其他地質作用形成了珊瑚礁和石灰巖島,微小的動物個體(珊瑚蟲)在周圍海水中形成了珊瑚礁。斐濟的礁石有3種形態:岸礁、堡礁和環礁。
火山島
雖然斐濟如今沒有活火山,不過正是古代火山活動形成了斐濟的架構,并為后來島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斐濟的火山島通常有一系列錐形山,簇擁著中央的頂峰。山頂即是古代火山的遺址,已凝固的流下的熔巖成為山脊,一直延伸至海邊形成懸崖峭壁。山脊之間是綠色的山谷,通常在島嶼上所能發現的唯一平地就是山谷的河流區域。
雖然維提島(Viti Levu)和坎達武島(Kadavu)都是如此形成的,不過斐濟火山傳奇中最值得稱道的是瓦努阿島(Vanua Levu)。在瓦努阿島的薩武薩武(Savusavu〉,當地人依然用溫泉做飯。
石灰巖島嶼
石灰巖島嶼是典型的從海底升起的巖石陸塊。火山噴發出來的火山灰物質穿透石灰巖,滲透出來形成島嶼,這種島嶼常常由懸崖構成,下面被海水沖刷,上面是灌木和喬木。其他特點還有環繞著連綿起伏的肥沃丘陵的中央洼地。勞群島(Lau Group)中的巴拉武島(Vanua Balavu)就是一座石灰巖島購。
珊瑚島
如果你正尋找游泳和浮潛的地方,那就去斐濟的珊瑚島吧。這些矮小的島嶼通常位于堡礁防護的地區,與風浪齊平的小島表面得以沉積沙子和珊瑚碎片。海岸上有明亮的白沙海灘,環礁湖的淺水處還可以看到紅樹林。珊瑚島的典型代表是位于瑪瑪努卡群島(Mamanucas)的比奇科默島(Beachcomber)和金銀島(Treasure Islands),以及洛邁維蒂群島(Lomaivitis)的勒勒烏維阿島(Leleuvia)和康高勞島(Caqalai)。
岸礁
狹窄的岸礁連接著島嶼海岸,并向大海延伸,退潮期間才會露出水面。通常較大的岸礁靠外海的邊緣部分較高,中間形成的溝渠則灌滿海水,可容納小船航行。河水和溪流拍打礁石,淡水抑制了珊瑚的生長。維提島南部的珊瑚海岸(Coral Coast)就是一片廣闊的岸礁。
堡礁
堡礁是連綿的巨大條狀礁石,僅在個別地方被海峽中斷。斐濟的大海礁(Great Sea Reef)從維提島西南海岸一直延伸約500公里,直抵瓦努阿島的最北端。距離瓦努阿島海岸15?30公里處的這段堡礁完整而連續,長度超過150公里。環繞坎達武島的大星盤礁(Great Astrolabe Reef)和環繞本加(Beqa)的相對較小的珊瑚礁都是堡礁。
環礁
環礁是環狀珊瑚礁,頂上有土地和植被,略高于海平面,并在其上形成潟湖。雖然在南太平洋的傳奇故事中,環礁往往是田園牧歌的場景,但實際上大多數環礁的環境都不適宜居住。這里稀松的土壤由死去的珊瑚、沙子和浮木形成,蓄水量極少,經常遭受干旱。植被也主要是頑強的露兜樹、椰子樹、灌木和粗糙的草等。在斐濟為數不多的環礁中,最著名的是勞群島的Wailagi Lala。
野生動植物
如同很多孤立的海島一樣,斐濟當地的野生動植物中有一些難得的物種,但總體種類相對較少。很多動植物與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動植物頗有淵源,被認為是隨風和潮汐漂流至此。
當地動物
斐濟當地唯一的陸生哺乳動物是6種蝙蝠。這6種蝙蝠中,最可能被看到的是beka(巨大的果蝠或狐蝠),它們在日落時分飛出覓食,白天就棲息在聚集地的高樹上。還有兩種食蟲蝙蝠棲息在山洞中,不常被看到。
總共有130多種鳥類居于或途經斐濟,因而粵類成為斐濟主要的野生動物觀賞景觀,旱季是觀鳥的最佳時節。斐濟有27種特有鳥類品種,包括鴿子中的美麗成員(橙色果鳩)和鸚鵡家族,后者包括分布很廣的綠領吸蜜鶴鶴(collared lory)。
斐濟的27種爬行動物幾乎都是蜥蜴。當地特有的冠鬣蜥被發現于緊鄰瓦努阿島西海岸的亞薩瓦群島(Yasawas)和揚杜阿塔布島(Yadua Taba),1979年被確定類別。據估計,它們的祖先是混在植物當中,從南美洲漂流至斐濟的。這里還有兩種陸生蛇,一種是小而無毒的太平洋癖蛇(Pacific boa),另外一種是斐濟居穴蛇(Fiji burrowing snake)。
外來動物
除了蝙蝠之外的其他所有陸生哺乳動物都是外來物種。3500多年以前,第一批來到斐濟的移民者帶來了家禽、波利尼西亞鼠、狗和豬。19世紀,歐洲人又帶來了其他家養動物,無意之中也難以避免地帶來了褐鼠、黑鼠和家鼠。
1883年,普通的印度貓鼬(mongoose)被引人斐濟,以控制甘蔗種植園里的鼠患。不幸的是,貓鼬主要選擇斐濟當地的蛇、青蛙、鳥和蛋作為食物,而老鼠則繼續猖獗。
斐濟當局無視早先時候引進外來動物的后果,又于1936年引進海蟾蜍(cane toad)以控制甘蔗種植園的蟲害。如今,海蟾蜍同樣成為害蟲,在海濱和低地地區捕食當地的陸地青蛙,并與它們爭奪食物。
2000年,少量普通鬣蜥(當地人稱之為美洲鬣蜥)經過走私進入斐濟,并被放生在夸米亞島(Qamea)。自此之后,它們擴散至包括塔韋烏尼島(Taveuni)在內的其他幾座島嶼。生態學家們預測它們將對生態環境產生深遠的影響。
海洋生物
斐濟的水下生物最為豐富,擁有數百種軟硬珊瑚、海扇(sea fans)和海綿(sponges),色彩鮮艷,形狀各異。
珊瑚離不開陽光和氧氣,只能存活在不到50米深的海水中。礁石裂縫里通常布滿了密集緊湊的珊瑚品種,比如可以抵抗海浪力量的腦珊瑚(brain coral;看起來像人類的大腦)。而類似鹿角珊瑚(staghorn)這樣脆弱的品種只能生長在水流較為平靜的潟湖中。
斐濟的熱帶魚很美。在這當中你可能會見識到黃黑相間的蝴蝶魚(butterfly fish)、咬著珊湖的藍綠色魏嘴魚(parrotfish)、幽靈一般的領針魚(needlefish),還有黑白相間的小丑魚守衛著海葵家園,它們雖然很小,卻頗有領土意識。手指胖胖的藍色海星和精致的羽毛狀海星也很常見。還有一些海洋生物,比如火珊湖(fire corals),鈾(scorpionfish)和獅子魚(lionfish),它們的毒性極大,千萬不要碰觸它們!赤腳時,留神下腳的地方。
在斐濟發現的4種海蛇基本上都很罕見,只有灰藍扁尾海蛇(dadakulaci)會偶爾進人淡水水灣交配,在沙灘上產卵。雖然灰藍扁尾海蛇性情溫和,而且下顎無法張大至足夠咬人的地步,但它們的毒液毒性極強,因此在周圍發現它們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
斐濟的水域中已經發現了5種海龜:玳瑁(hawksbill)、紅海龜(loggerhead)、綠海龜(根據肉的顏色命名)、剛龜(Pacific Ridley)和棱皮龜(leatherback)。
植物
斐濟的大部分地方都郁郁蔥蔥,長滿芬芳的鮮花、巨大的綠色植物和樹木。已經明確類別的有1596種植物,其中大約60%是當地特有物種。很多可以食用和藥用,還可以用來充當工具和建筑材料。
雨林植物
巨大的森林中有很多珍貴木材,比如斐濟貝殼杉(dakua),這種堅固耐用、紋理漂亮的木材可以用來制作家具。斐濟還有很多不同種類的蕨類植物,其中可以食用的種類被稱為ota。
在斐濟各處都能看到諾麗(noni;常綠植物)產品——果汁和肥皂。諾麗結出一種瘤狀、氣味惡臭、味道苦澀的果實,雖然沒什么吸引人的特點,卻能夠緩解關節炎,慢性疲勞、高血壓、風濕病和消化系統紊亂等病痛,因而享譽全球。
塔基毛西亞花(tagimaucia)有白色的花灌和鮮紅的枝條,是斐濟的國花。這種花只生長在塔韋烏尼島和瓦努阿島山上的高海拔地區。
海岸和河流植物
紅樹林是斐濟沿海最獨特的植物群落。它們保護海岸免遭海水侵蝕,也是蝦和螃蟹的繁衍地。
木麻黃(Casuarina)又稱硬木(ironwood)或nokonoko,生長在沙灘和環礁上。顧名思義,這種木材沉重而堅固,可用來制造打仗用的粗棍棒以及獨木舟的部件。
作為熱帶地區的標志,椰子樹始終是人類居住區的基礎。椰子可以用作食物和飲品,椰子殼可以制造杯子和木炭,椰子樹葉可做籃子和席子,揶子油可以用來做飯和照明,還可以用于潤膚和護發。
其他常見的海岸植物有拂曉時分開出紫色花朵的海灘牽牛花(morning glory)、開著大黃花的海灘木槿(beach hibiscus)和夜晚開花的vutu樹。
國家公園和保護區
斐濟雖然資源匱乏,導致保護區的發展舉步維艱,但這里還是建立了幾個保護區。包馬國家遺跡公園(Bouma National Heritage Park)和拉維勒武自然保護區(Ravilevu Nature Reserve)如今的保護范圍是塔韋烏尼島面積的40%以上,其中還有幾條維護不錯的徒步小徑。而位于維提島高地的勞托卡附近的科羅亞尼圖國家遺產公園(Koroyanitu National Heritage Park)也頗具規模。
其他重要地點包括維提島珊瑚海岸的辛阿托卡沙丘(Sigatoka Sand Dunes)、蘇瓦羅羅森林公園和蘇瓦附近的灰呂鰺保護區(Garrick Reserve),以及瓦努阿島納武阿附近的圖努洛阿絲尾鸞保護區(Tunuloa Silktail Reserve)。想要獲準進人揚杜阿塔布島(冠鬣蜥的棲息地)、灰呂鰺保護區和其他幾個具有重要生態和歷史意義的地區,需要聯系位于蘇瓦的斐濟全國信托(National Trust for Fiji)。
斐濟旅游攻略
- 1 . 南太平洋墜落的珍珠--斐濟旅游 必看攻略
- 2 . 了解斐濟---文化、自然環境攻略
猜您感興趣的
- ♥ 庫拉瑪蒂島 Kuramathi Resort Maldives
- ♥ 伊露薇莉島 Sun Aqua Iru Veli Maldives
- ♥ 卡努呼拉島 Kanuhura Maldives
- ♥ 白馬莊園度假酒店 Cheval Blanc Randheli
- ♥ 你和我島 You & Me By Cocoon Maldives
- ♥ 阿雅達島 Ayada Maldives
- ♥ 卓美亞維塔維麗島 Jumeirah Vittaveli
- ♥ 阿米拉島 Amilla Fushi
- ♥ 奧臻島 OZEN by Atmosphere
- ♥ 芙拉瓦麗島 Hurawalhi Maldives
- ♥ 薇拉瓦魯島 Angsana Velavaru(AV)
- ♥ 維拉私人島 Velaa Private Island
- ♥ 索尼娃富士島 Soneva Fushi
- ♥ 斐諾芙島 Finolhu Maldives
- ♥ 迪加尼島 dhigali